碩博學位班優秀學員推薦—“大道無疆行勝于言”王美玲
現為云南宣威市龍津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云南龍合園藥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宣威市庭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宣威市中藥材產業協會會長,宣威市女企業家協會會長,宣威市第六屆人大代表,政協曲靖市第五屆委員會委員,云南省科技特派員。
先后參與了“注射用燈盞花素標準化建設”“燈盞花生物學應用基礎研究與專用型品種選育及應用的研究開發”等國家中藥標準化、云南重大科技專項科研項目,開展了燈盞花從新品系研發、良種選育、種子種苗繁育、標準化種植、精深加工到成品質量控制提升的深度研究,獲國家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21項。
獲得云南省2019年脫貧攻堅獎社會扶貧模范、云南省巾幗建功標兵、曲靖市十大優秀民營女企業家、曲靖市創業創新先進個人、宣威市巾幗脫貧致富帶頭人、宣威市社會扶貧模范優秀個人等榮譽。
諸多引人注目的標簽,讓人對她和她的成就產生好奇。
“我覺得自己也沒有什么過人之處,就是一個農民,只是種的地多一些而已”王美玲笑稱,在燈盞花大健康事業上埋首奮斗,心無旁騖,是她的工作常態,“我認準的方向,一定會堅持探尋到底。都說‘笨鳥先飛’‘勤能補拙’,我想這樣總能慢慢地成就自己大健康事業的夢想?!?/p>
夢想緣起一朵花
云南宣威是中華三大名腿宣威火腿的原產地,王美玲就出生在這里的一個鄉鎮企業家庭。她說,在父親的硅藻土廠、在父親建筑工地里玩耍的童年時光仍歷歷在目:父親的硅藻土瓷盒一件件裝箱發運、一幢幢大樓拔地而起,學著父親的樣子有模有樣地為工人“發工資”……
王美玲說自己從來就不是一個安于現狀的人。大學畢業后,她當了兩年的教師,二年多的報社記者編輯,之后當地聯想電腦總代理……直到在一朵紫色的燈盞花上定下了心,組建了宣威市龍津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專注于燈盞花中藥資源領域,一干就是6年多?,F在,基本完成了燈盞花等中藥材種質資源創新、種子種苗繁育、規范化種植、產地初加工、技術研發、產品銷售各方面的產業布局,建成了目前中國集中連片規模最大的燈盞花GAP種植基地和年1萬噸中藥材產地初加工車間,形成了以燈盞花為主,紫丹參、滇重樓、滇黃精、云當歸等道地藥材產區建設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運營優勢。
走進熱水壩子,很遠就可以看到東山腳“龍津藥園”四個大字,上千畝的燈盞花園十分壯觀,這就是宣威市龍津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燈盞花GAP種植基地。
燈盞花的適應癥主要集中在心腦血管領域,自明代云南著名醫藥學家蘭茂經典著作《滇南本草》中收載以來,600余年悠久傳承,加上近30年以來的深度研究和科技創新,闡明了燈盞花改善心、腦缺血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作用,改善微循環作用,促智與視神經保護作用,抗炎、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在骨重建中的作用,保肝與減輕腎臟免疫病理損傷作用等的藥理活性。
燈盞花制劑在臨床上應用亦范圍較廣,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腦卒中后遺癥,心血管疾病方面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急性冠脈綜合征、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腦認知及癡呆、腎病綜合征、高血壓腎病、慢性腎衰竭等慢性腎病、骨科類疾病、眼科疾病、糖尿病、高黏血癥和高脂血癥、眩暈癥和突發性耳聾,肝炎、肝硬化等很多領域顯示出療效的優越性。
云南燈盞花藥材資源最為豐富,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95%。目前,含燈盞花的中成藥品種全國共18個,適應癥主要集中在心腦血管領域,2018年在全國公立醫療機構銷售達30多億元,其中,25家云南企業擁有燈盞花類中成藥,銷售額近20億元。她的燈盞花藥材原料供應近乎中國的半壁江山。
如今,旗下已擁有從事中藥材精深加工的云南龍合園藥業有限公司,從事有機葡萄、宣威火腿等高端特色農產品的宣威市庭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司馬遷在《史記·儒林列傳》中說:“為治者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薄拔艺嬲w會了老子所說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一個一個問題的解決,一個一個目標的實現,一點也不會覺得辛苦,反而樂在其中,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必須具有堅強的毅力,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才可能有大發展、成大事業?!蓖趺懒嵴f,“遇到事業上不順利時候,反而會激起你的斗志。問題有效解決后輕松愜意的心情,更是一種享受?!?/p>
科技創新一朵花
王美玲認為,綠色是云南最具競爭力的發展底色,云南綠色發展動能強勁,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優勢明顯。燈盞花遺傳基礎薄弱導致燈盞花育種手段落后,缺乏系統全面的行業技術規范、標準的引導和約束,整個行業生產規范化、標準化和產業化水平低,在種植、采收、干燥、精選、除雜、包裝、儲藏方面,沒有統一的質量過程的控制,這使得燈盞花藥材及飲片的生產過程中無規范可操作、生產產品無標準可參照,從而限制了燈盞花生產的規范化、標準化以及產業化,對燈盞花全產業鏈各個環節進行技術探討和開發,成為迫切而重要的任務。
為此,她與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王智民、劉曉謙科研團隊,建立“中藥質量控制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協同創新中心”;與云南農業大學楊生超、張廣輝科研團隊進行產學研戰略合作,組建“西南中藥材種質創新與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不斷增強燈盞花產業發展科技支撐能力,建立“科研合作基地”“成果轉化基地”,開展了燈盞花從新品系研發、良種選育、種子種苗繁育、標準化種植到成品質量控制提升的深度研究和燈盞花的綠色發展路徑。
作為各科研項目課題負責人,王美玲除了在云南宣威日常的繁雜工作,參加各地的學術會議、交流考察外,進行技術指導、監督檢查,成了她近幾年來工作的主旋律,帶領課題組與云南農業大學合作完成燈盞花基因組測序,應用基因育種、基因編輯技術等現代育種技術,選育出燈盞花新品系4個;利用2016年9月發射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搭載20g燈盞花種子由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返回,北京方圓公證處已經公證移交公司進行太空育種實驗,已經進入第4代繁育。所選育的燈盞花乙素含量3%以上的專用型品種“龍津1號”通過了新品種注冊登記。
成功培育了云南省2018年、2019年十大名藥材“龍津”牌燈盞細辛(燈盞花)品牌;研制了燈盞花種子種苗質量等10個技術標準和規范,獲得發明型、實用新型專利成果21件;在熱水鎮建成了龍津有機生態園兩個,通過了燈盞花、滇黃精、丹參、葡萄有機轉換認證。以宣威燈盞花為原料的昆明龍津藥業燈盞花素2019年2月通過美國FDA認可的“一般認為安全”(GRAS)認證,可以出口到美國以及認可美國GRAS認證的其他國際市場按食品和膳食補充劑原料銷售,將為擴大燈盞花素國際市場消費和做大燈盞花市場規模產生積極影響。
不忘初心一朵花
宣威是烏蒙山區集中連片特殊貧困縣、云南省深度貧困縣,目前還有貧困人口56526人,脫貧摘帽任務十分繁重。由于種植燈盞花給農戶帶來的收益遠遠高于種植其他農作物,在精準扶貧工作充分發揮了中藥材產業扶貧優勢。在貧困戶的眼中,她是幫助實現脫貧致富的“花老板”。
王美玲說,除了榮譽,自己更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責任。
她帶領公司充分發揮產業扶貧帶動作用和中藥材產業扶貧優勢,運用“公司+基地+科技+合作社+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產業經營模式,不斷夯實產業扶貧基礎,以建立切實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為重點,將中藥材產業發展與建檔立卡貧困戶精準脫貧銜接起來,利用自身的產品、技術、資金、人才和品牌優勢,建立相對完善的中藥材產業精準扶貧新模式,僅2018年就帶動5410戶農戶,增收2498.74萬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36戶685人增收183萬元,實現戶均7750元的脫貧增收目標,充分發揮中藥材產業助推脫貧攻堅的積極作用。
她把社會責任建設作為企業轉型升級、提升競爭能力和社會影響力的內生動力,積極奉獻愛心,參與公益慈善事業、“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等,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促進就業、關愛員工、依法納稅、保護生態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2016年2月為熱水村民房火災救助捐款1萬元;
2016年10月捐資21萬元疏通得德海壩泄洪落水洞解決數千畝農戶耕地長期的洪澇災害;
2017年6月為熱水、關營等5個村委會335戶燈盞花種植農戶及貧困戶捐助種苗30.09萬元;
2017年7月為熱水村烤煙受災戶捐款5萬元;
2017年8月在“宣威希望工程愛心圓夢大學公益行動”中捐款0.8萬元結對幫扶兩名貧困大學生;
2018年2月為熱水村春節活動捐款2萬元;2019年5月為熱水鎮得德村“愛心超市”捐款2萬元;
2018年6月對董秋保、陳爾雙、西寧街街道農技中心三家捐助燈盞花苗款1.685萬元;
2019年6月為豐華街道禎祥社區提升城鄉人居環境捐款3萬元;
2019年5月為宣威市女企業家協會捐援建“愛心超市”捐資3萬元;2019年7月響應“聚力脫貧攻堅戰?共圓宣威小康夢”倡議捐款5萬元。
在燈盞花中藥資源開發方面,她認為除了要勇于開拓創新,更重要的是堅持中藥材道地性發展規律,不能抱有絲毫急功近利的心態。
下一步,我要全面認真總結過去工作,保持腳踏實際、勤奮和開拓創新的精神,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建設一支具有開拓創新精神、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科研隊伍,深度布局“深耕燈盞花·擁抱大健康”發展戰略,構建燈盞花等中藥資源開發、中藥材精深加工及倉儲貿易、有機葡萄及宣威火腿等高端特色農產品開發貿易、康養休閑等業務板塊,推進中藥飲片精深加工加工項目、萬畝中藥材大品種產區建設,以“田園龍津·康養年華”為主題,打造集中醫藥健康旅游、休閑觀光旅游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全產業鏈運營體系。
深耕燈盞花,擁抱大健康,王美玲說,自己一直在路上,始終樂在“綠色云品”的底色上。
免責聲明:
本文來自源互聯網,僅供閱讀,如有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刪除。